积善堂

· 邓林
积土成丘阜,积水成汪洋。 善道苟能积,所成胡可量。 有美存耕翁,深居积善堂。 试问所积由,奕世来已长。 大善固当为,小善亦难忘。 小善济一物,大善惠一方。 可以心存术,难以言语详。 我闻存耕言,起立视穹苍。 易曰有馀庆,书言降百祥。 有如持左券,责彼以必偿。 宜尔子若孙,永世蕃且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丘阜(qiū fù):小山。
  • 汪洋(wāng yáng):形容水势浩大。
  • 善道:指行善的行为或道路。
  • 存耕翁:指一个以耕作为生,同时积德行善的老人。
  • 积善堂:指老人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他积德行善的行为。
  • 奕世(yì shì):一代接一代,世世代代。
  • 左券(zuǒ quàn):古代契约的一种,通常分为左右两半,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 蕃且昌(fán qiě chāng):繁荣昌盛。

翻译

积土可以成山,积水可以成海。 如果能够积累善行,所成就的怎么能够估量。 有一位美好的耕田老人,他深居简出,住在积善堂。 试问他是如何积累善行的,原来是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大的善行固然应当做,小的善行也不应忘记。 小的善行可以救济一个人,大的善行可以惠及一方。 这种心态和方法可以用心去体会,却难以用言语详细说明。 我听到存耕老人的话,站起来仰望苍穹。 《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经》中说积善之人会降下百种吉祥。 这就像持有左券一样,要求对方必须偿还。 你的子孙后代,将会永远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叙述,强调了积善的重要性。诗中以“积土成丘阜,积水成汪洋”为引子,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力量。接着通过描述“存耕翁”在“积善堂”中的善行,表达了无论是大善还是小善,都应当被珍视和实践。诗的最后,引用经典,强调了积善带来的长远福祉,预示着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积极向善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