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欧阳承旨所书扇面

· 郑潜
玉堂学士笔如椽,纨扇新题到海边。 记得凤池春宴罢,紫毫香露洒银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学士:指在翰林院任职的学者,这里特指欧阳承旨。
  • 笔如椽:比喻书法或文笔雄健有力,如同屋椽一般粗大。
  • 纨扇:用细绢制成的扇子。
  • 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这里泛指朝廷。
  • 紫毫:指用紫色兔毛制成的笔,这里泛指毛笔。
  • 银笺:指精美的纸张。

翻译

玉堂学士欧阳承旨的书法笔力雄健,如同屋椽一般,他在一把新制的细绢扇面上题写了诗句,这些诗句传到了海边。记得在朝廷春宴结束后,他用紫色的毛笔蘸着香露,在精美的银色纸张上挥洒墨迹。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欧阳承旨在书法上的卓越造诣。通过“笔如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其书法的雄浑有力。诗中“纨扇新题到海边”一句,不仅展现了欧阳承旨书法作品的广泛传播,也隐含了其作品跨越地域界限的影响力。后两句回忆了春宴上的情景,以“紫毫香露洒银笺”细腻地描绘了书法创作的雅致过程,进一步凸显了欧阳承旨书法艺术的高超与独特。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