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舟行十首

· 郑潜
信宿双符峡,滩高不敢牵。 洪涛迷望眼,飞沫洒吟肩。 众力千钧勇,微生一线悬。 垂堂念明训,吾命付苍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信宿:连夜。
  • 双符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拉,这里指拉船。
  • 洪涛:大浪。
  • :使...看不清。
  • 飞沫:浪花溅起的水沫。
  • 吟肩:指诗人自己的肩膀。
  • 众力:众多人的力量。
  •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
  • 微生:微小的生命。
  • 一线悬:形容处境危险,生命如悬一线。
  • 垂堂:指家中长辈的教诲。
  • 明训:明确的教导。
  • 吾命:我的命运。
  • 苍天:天空,也指天命。

翻译

连夜在双符峡行舟,峡中滩险,不敢拉船前行。 大浪使我望不清前方,浪花溅起的水沫洒在我的肩上。 众多人的力量虽大如千钧,但我的生命却如悬一线般危险。 想起家中长辈的明确教导,我的命运只能交付给苍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险峻的双符峡中行舟的情景,通过“洪涛迷望眼,飞沫洒吟肩”生动地表现了峡中的艰险和诗人的孤独无助。诗中“众力千钧勇,微生一线悬”对比了人力的强大与个人生命的脆弱,突显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最后,诗人以“垂堂念明训,吾命付苍天”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接受,体现了诗人对天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