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海亭亭在乌石山之阳平章燕公所建

· 郑潜
瀚海苍茫际远空,危亭极目兴无穷。 潮平五虎风涛壮,波撼三山地势雄。 华构入云嘘蜃气,金樽邀月咽龙宫。 登临又喜楼船近,心逐川流日夜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瀚海:指广阔的海洋。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五虎:可能指五个山峰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华构:华丽的建筑。
  • 蜃气:海市蜃楼,指大气折射形成的幻景。
  • 金樽:金制的酒杯。
  •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 楼船:古代的大型船只。

翻译

海洋在苍茫中与远空相接,站在高耸的亭子上极目远眺,兴致无穷。潮水平静时,五虎之地风涛壮阔,波涛汹涌震撼着三山的雄伟地势。华丽的建筑高耸入云,仿佛在吐纳着蜃气,金樽中邀月共饮,仿佛在龙宫中咽下美酒。登临此地又喜见楼船靠近,心情随着东流的河水日夜不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站在乌石山望海亭上远眺海洋的壮阔景象。诗中,“瀚海苍茫际远空”一句,即展现了海洋的辽阔无垠,与天空相接的壮丽画面。后文通过“五虎风涛壮”、“三山地势雄”等词句,进一步以具象的地理特征来强化这种壮阔感。诗末的“心逐川流日夜东”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与追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