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分台上京和王本中都事过居庸关韵

· 郑潜
云边薄雾初开障,雨后清风不起沙。 路入天关还作客,境非人世欲忘家。 涓涓石溜鸣苍玉,闪闪林霏散綵霞。 一望浮屠遍山谷,南薰偏发傍岩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甲午年。
  • :此处指分别。
  • 台上京:指京城的高台。
  • 和王本中:与王本中一起。
  • 都事: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
  • :经过。
  •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的重要关隘。
  • 云边薄雾初开障:云边的薄雾刚刚散开,像屏障一样。
  • 雨后清风不起沙:雨后的清风不会扬起尘沙。
  • 路入天关:指进入居庸关,天关比喻险要的关隘。
  • 还作客:仍然作为客人。
  • 境非人世:指环境超凡脱俗,非人间所能比。
  • 欲忘家:想要忘记家乡,形容景色太美,令人陶醉。
  • 涓涓石溜:细小的水流在石头上流淌。
  • 鸣苍玉:形容水声清脆,如同敲击苍玉。
  • 闪闪林霏:林中的雾气闪烁。
  • 散綵霞:散布着彩色的霞光。
  • 一望浮屠:一眼望去,到处是佛塔。
  • 遍山谷:遍布整个山谷。
  • 南薰:指南风。
  • 偏发傍岩花:特别吹拂着岩边的花朵。

翻译

云边的薄雾刚刚散开,像屏障一样,雨后的清风不会扬起尘沙。 我作为客人,进入了这险要的居庸关,这里的景色超凡脱俗,让我想要忘记家乡。 细小的水流在石头上流淌,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敲击苍玉,林中的雾气闪烁,散布着彩色的霞光。 一眼望去,到处是佛塔,遍布整个山谷,南风吹拂着岩边的花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经过居庸关时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风光。诗中“云边薄雾初开障,雨后清风不起沙”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而“路入天关还作客,境非人世欲忘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深深陶醉,以至于产生了忘却尘世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水声和林中光影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景色的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超脱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刻体验。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