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金凤仪

· 杨荣
儒官早遂少年游,绣斧光华继马周。 綵翮孤飞誇鸑鷟,霜蹄一蹶惜骅骝。 荐书方达黄金阙,召记先登白玉楼。 碧嶂清江家万里,西风旅榇在归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斧: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之一,这里指官员。
  • 马周:人名,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官员或文人。
  • 綵翮(cǎi hé):彩色的羽毛,这里比喻文采或才华。
  • 鸑鷟(yuè zhuó):古代传说中的凤凰类鸟,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 霜蹄:指马蹄,因马蹄常踏霜而行,故称。
  • 骅骝(huá liú):古代良马名,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 黄金阙:指皇宫,比喻朝廷。
  • 白玉楼: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高雅的居所或职位。
  • 旅榇(chèn):指旅途中临时安放的棺材,这里指金凤仪的遗体。

翻译

你早早地踏上了儒官之路,如同少年般游历四方,你的才华和风采继承了古代贤臣马周。你的文采如彩羽孤飞的鸑鷟,你的才能如一蹶不振的骅骝。推荐你的书信已经到达了皇宫,召你前去记录的命令也已下达至白玉楼。你离开了家乡,面对着碧绿的山峦和清澈的江水,如今西风吹拂着你的遗体,随着归舟缓缓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金凤仪早逝的哀悼之情,同时赞美了他的才华和成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绣斧”、“马周”、“鸑鷟”、“骅骝”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金凤仪的儒官形象和卓越才华。后两句则通过“黄金阙”、“白玉楼”等象征性地点,暗示了金凤仪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前途。最后一句以“碧嶂清江”和“西风旅榇”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