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理卿陈勉之南京

· 杨荣
佐宪乌台振百僚,又承宠命下青霄。 凤鸣朝旭钟山近,雁度秋空潞渚遥。 应拟有功传异日,还期无讼荅中朝。 丹心一片知犹在,莫道年来白发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台:御史台的别称,指监察机构。
  • 振百僚:激励百官。
  • 青霄:天空,比喻朝廷。
  • 凤鸣朝旭:凤凰在朝阳中鸣叫,比喻美好的开始。
  • 钟山:南京的一座山,代指南京。
  • 潞渚:指南京附近的河流。
  • 无讼:没有诉讼,指社会安定。
  • 荅中朝:报答朝廷。
  • 丹心:忠诚的心。
  • 白发饶:白发增多,指年老。

翻译

在御史台辅佐监察,激励百官,如今又承蒙朝廷的恩宠,从高高的天空中降临。 如凤凰在朝阳中鸣叫,预示着美好的开始,钟山就在近旁;而大雁飞过秋日的天空,潞渚显得遥远。 应当设想将来有功绩可以流传,还期待着没有诉讼的社会安定,以此来报答朝廷。 一颗忠诚的心依旧存在,不要说随着年岁增长,白发已经增多。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杨荣送别陈勉之赴南京任职的赠诗。诗中,“乌台振百僚”和“又承宠命下青霄”展现了陈勉之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受到的恩宠。后句通过“凤鸣朝旭”与“雁度秋空”的对比,既描绘了南京的近景,又暗示了离别的遥远。末句强调了陈勉之的忠诚与不老的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与祝福。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