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璋见贻

· 郑真
海上人家叹扊扅,海边山壑遍藏尸。 糠秕岂可供常爨,饘粥胡能疗积饥。 鹄立形骸僵卧久,龙钟老病却行迟。 九重正有苍生念,清问应须待帝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扊扅(yǎn yí):古代指门闩,这里比喻困苦的生活。 糠秕(kāng bǐ):谷物的皮壳,比喻粗劣的食物。 爨(cuàn):烧火做饭。 饘粥(zhān zhōu):稀饭,这里指简单的食物。 鹄立(hú lì):像天鹅一样站立,形容姿态端庄。 龙钟:形容行动不灵活,老态龙钟。 九重:指皇宫,比喻朝廷。 苍生:指百姓。 清问:指皇帝的询问。 帝咨:皇帝的咨询。

翻译

海上的人家叹息着困苦的生活,海边的山谷中遍布着藏匿的尸体。 即使是谷物的皮壳也难以供日常的炊煮,简单的稀饭又怎能缓解长期的饥饿。 像天鹅一样站立的身形已经僵硬,久卧不起,老态龙钟,行动迟缓。 朝廷中正有对百姓的关怀,皇帝的询问应该等待着帝王的咨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边人家的艰难生活和朝廷对百姓的关怀。诗中通过“扊扅”、“糠秕”、“饘粥”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困苦和食物的匮乏。后两句则通过“鹄立”、“龙钟”等形象,表达了人们的衰老和无力。最后提到朝廷对百姓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改善民生的期望。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