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歌一首

凉日有佳兴,花江携小舟。邈然越来溪,远映青山流。 吴天尽染紫霞色,五湖浩弄苍烟秋。西施一日綵云散,芙蓉千载馀荒丘。 繁华转眼何足言,人生适意须当年。金樽揽取洞庭月,绿琴静鼓高山弦。 从来一两谢公屐,常在幽林大壑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邈然:远的样子。
  • 吴天:指吴地的天空。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
  • 苍烟:青色的烟雾。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 綵云:五彩的云。
  • 芙蓉:荷花。
  • 荒丘:荒凉的土山。
  • 金樽:金制的酒杯。
  • 洞庭:指洞庭湖。
  • 绿琴:绿色的琴。
  • 高山弦:指高雅的音乐。
  • 谢公屐:指谢灵运的木屐,比喻高雅的生活。
  • 幽林大壑:幽深的树林和深谷。

翻译

在凉爽的日子里,我有着美好的兴致,携带着小舟在花江上游玩。远远地望着越来溪,它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水流不息。

吴地的天空被紫霞染成了紫色,五湖之上,秋天的苍烟浩渺。西施的美貌一日之间如彩云般消散,而千百年来,荷花依然盛开在荒凉的土山上。

繁华的事物转眼间就不值一提,人生在世,应当追求适意的生活。举起金樽,揽取洞庭湖上的月光,静静地弹奏绿琴,奏出高山的旋律。

我常常穿着谢公的木屐,漫步在幽深的树林和深谷之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里,携舟游赏花江的情景。诗中,“吴天尽染紫霞色,五湖浩弄苍烟秋”一句,以绚丽的色彩和浩渺的景象,展现了吴地秋日的壮美。后文通过对西施、芙蓉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人生适意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