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 杨荣
芳树海榴吐艳,碧池荷叶铺钱。端阳佳节太平年。百辟咸沾恩宴。 仙仗遥迎瑞日,炉香细袅祥烟。香蒲泛酒艾旗悬。拜舞金銮前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江月:词牌名,又名“步虚词”“江月令”等。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
  • 赐观:皇帝赐予观看的特权。
  • 击毬射柳:古代端午节的一种游戏,击毬是用木棍击打皮球,射柳是用箭射柳枝。
  • 五阕:五首。
  • 百辟:指百官。
  • 仙仗:皇帝的仪仗。
  • 瑞日:吉祥的日子。
  • 香蒲:一种水生植物,端午节时常用来泛酒。
  • 艾旗:用艾草编织的旗子,端午节悬挂以驱邪。
  • 金銮:指皇帝的宫殿。

翻译

在芳香四溢的树下,海石榴花绽放着艳丽,碧绿的池塘里,荷叶像铺开的铜钱一样。这是太平盛世的端午佳节,所有的官员都享受到了皇帝的恩赐宴会。

皇帝的仪仗在吉祥的日子里迎接瑞气,炉中的香烟轻轻缭绕,散发着祥瑞的气息。人们用香蒲浸泡的酒来庆祝,悬挂着艾草编织的旗子,在金銮殿前跳起舞蹈,表达对皇帝的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端午节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皇家的恩泽。诗中“芳树海榴吐艳,碧池荷叶铺钱”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引出“端阳佳节太平年”的祥和气氛。后文通过“仙仗”、“瑞日”、“祥烟”等词汇,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的尊贵与吉祥。结尾的“香蒲泛酒艾旗悬,拜舞金銮前殿”则具体描绘了节日中的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皇帝的尊敬和节日的欢乐。整首词语言华美,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皇家恩典的感激。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