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泉石坡赠宣城钱教谕
古来何人善画竹,湖州太守眉山苏。二公已去数百载,每叹绝笔人间无。
此图几竿何洒落,生气潇森动寥廓。胸中不有真琅玕,笔下那能发奇作。
峥嵘老石莓苔青,叩之似作金玉声。虚窦玲珑暗泉滴,深根盘结微云生。
子今振铎宣城去,为拂新图写新句。梅花未发柳未生,持此聊将岁寒意。
不用截取长竿钓玉璜,不用裁为律吕鸣凤凰。惟应杀青著书比班扬,广文之官虽冷夫何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湖州太守眉山苏:指苏轼,他曾任湖州太守,眉山是其故乡。
- 二公:指苏轼和另一位善画竹的湖州太守。
- 洒落:自然不拘束的样子。
- 潇森:形容竹子茂盛而清幽。
- 寥廓:空旷深远。
- 琅玕:美玉,比喻竹子。
- 奇作:非凡的作品。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形容石头。
- 莓苔:青苔。
- 金玉声: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虚窦:空洞。
- 玲珑:精巧细致。
- 暗泉:隐秘的泉水。
- 盘结:盘绕纠结。
- 微云:细小的云。
- 振铎:古代教官用的铃铛,这里指教书。
- 宣城:地名,今安徽宣城。
- 岁寒意: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 玉璜:美玉制成的半圆形玉器,古代贵族的装饰品。
- 律吕:古代音乐的音律体系。
- 鸣凤凰:比喻美好的音乐。
- 杀青:古代制书的一种方法,这里指著书。
- 班扬:班固和扬雄,两位著名的汉代文学家。
- 广文之官:指教书的工作。
翻译
自古以来,谁最擅长画竹?是湖州的太守,眉山的苏轼。两位大师已经逝去数百年,每当人们叹息他们的绝世之作已不复存在。
这些竹子画得多么自然洒脱,生机勃勃,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舞动。如果不是心中真有竹子的美,笔下怎能创作出如此奇妙的作品?
古老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敲击时仿佛能发出金玉般的声音。暗泉从精巧的空洞中滴落,深根在微云中盘绕纠结。
现在你将去宣城教书,我为你拂去新画的图,写下新的诗句。梅花还未开放,柳树还未发芽,拿着这幅画,聊表岁寒时节的坚贞之意。
不需要截取长竿去钓鱼,也不需要将竹子制成乐器来演奏凤凰之歌。只需像班固和扬雄那样,用竹简著书立说,即使教书的工作清冷,又有何妨?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画竹的艺术和竹子的品质,通过对比苏轼等古代大师的画竹技艺,表达了作者对竹子自然之美和坚韧品质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琅玕”、“金玉声”、“暗泉”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最后,诗人以教书为喻,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教育工作的尊重,即使环境清冷,也应有坚守和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