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

· 管讷
移得筼筜谷里栽,柴门萧爽晓慵开。 林惭我向当年隐,径造人从此日来。 六月微凉生枕簟,半天空翠落亭台。 公家池馆平安在,遥忆清阴遍绿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筼筜(yún dāng):一种高大的竹子。
  • 萧爽:清静,凉爽。
  • (yōng):懒散,懒惰。
  • 林惭:林中的隐居生活感到惭愧。
  • 径造:小路直达。
  • 枕簟(diàn):枕头和席子,泛指寝具。
  • 空翠:天空的翠色,指蓝天。
  • 亭台:亭子和台阁,泛指园林建筑。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绿苔:绿色的苔藓。

翻译

从筼筜谷移植而来的竹子,如今栽种在柴门旁,清晨的凉爽让我懒得开门。 我曾隐居的林中生活让我感到惭愧,而今日小路直达,人们纷纷来访。 六月的微凉透过枕席传来,半空中翠绿的天空映照在亭台上。 你家的池馆依旧安好,我遥想那里的清凉树荫下,苔藓遍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通过“筼筜谷”、“柴门”、“枕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情怀。诗中“林惭我向当年隐”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末句“遥忆清阴遍绿苔”则以一种淡淡的忧郁,勾画出对远方池馆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