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仙亭

· 管讷
道人高坐朗吟亭,古迹因知此地灵。 剑气飞来湘水白,笛声吹入楚山青。 阶前丹枣何年熟,枕上黄粱几日醒。 快我登临尘事隔,摩挲苍藓读碑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吕仙亭:亭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相传为纪念唐代道士吕洞宾而建。
  • 管讷:明代诗人。
  • 朗吟亭:指吕仙亭,因吕洞宾常在此吟咏而得名。
  • 剑气:指吕洞宾的剑术,传说中他的剑能飞天遁地。
  • 湘水:即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 笛声:指吕洞宾吹笛的传说。
  • 楚山:指湖南一带的山,古代楚国的地域。
  • 丹枣:传说中吕洞宾所种的枣树,吃了能长生不老。
  • 黄粱:指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境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碑铭:刻在碑上的文字,记载历史或纪念某人某事。

翻译

道士高坐在朗吟亭中, 古迹因此而知此地灵秀。 剑气飞来,湘水波光粼粼, 笛声吹入,楚山青翠欲滴。 阶前的丹枣何时能熟? 枕上的黄粱梦几时能醒? 我在此登临,尘世之事已隔绝, 轻轻抚摸着苍苔,读着碑上的铭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登临吕仙亭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剑气飞来湘水白,笛声吹入楚山青”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笔触,展现了吕洞宾传说中的仙风道骨。后两句“阶前丹枣何年熟,枕上黄粱几日醒”则巧妙地融合了道教传说与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管讷的高超诗艺。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