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志堂
鄱水有名宗,自昔重脩德。
善源悠且长,滔滔衍庆泽。
及今数百年,子孙尤繁殖。
彼美后来人,留心事经籍。
景仰徽国公,惓惓慕芳迹。
敬恭奉双亲,怡愉见容色。
椿树荫庭中,萱花映堂北。
兄弟乐且耽,友爱自相得。
风雨夜连床,壶觞日同席。
和气蔼门庭,恩意洽疏戚。
猗欤继述心,黾勉在朝夕。
大贤固云远,流风宛如昔。
今子登宦途,名位渐辉奕。
尚期保厥终,馀庆奚有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鄱水:指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脩德:修养德行。
- 滔滔:形容水流不断,这里比喻恩泽连绵不断。
- 衍庆泽:指恩泽广泛流传。
- 繁殖:繁衍后代。
- 经籍:指经典书籍,这里泛指学问。
- 徽国公:指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因其封号为徽国公。
- 惓惓:形容心意深切。
- 怡愉:愉快,高兴。
- 椿树:古代常用来比喻父亲。
- 萱花:古代常用来比喻母亲。
- 耽:沉溺,这里指快乐。
- 壶觞:酒器,这里指饮酒。
- 疏戚:远近亲戚。
- 猗欤:赞叹词,表示赞美。
- 黾勉:勤奋努力。
- 大贤:指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
- 辉奕:光辉显赫。
- 馀庆:余下的喜庆,指家族的福祉。
翻译
鄱阳湖边有著名的家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修养德行。善良的源头悠久而长远,恩泽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至今已有数百年,子孙后代依然繁衍不息。那些优秀的后代,留心于经典书籍的学习。他们景仰徽国公朱熹,深切地向往他的芳名和足迹。恭敬地侍奉双亲,从他们的容颜中看到愉悦。庭中椿树如荫,堂北萱花相映。兄弟们快乐且沉溺于友爱之中,自然相互得宜。风雨之夜共床而眠,日间同席饮酒。家门和气融融,恩意遍及远近亲戚。啊,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勤奋努力不分朝夕。伟大的贤人固然遥远,但其流风宛如昨日。如今你已步入仕途,名声和地位逐渐显赫。希望你能保持始终,家族的福祉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鄱阳湖边一个重视德行修养的家族,通过描绘家族的繁荣、子孙的学问追求和对先贤的景仰,展现了家族的和谐与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鄱水”、“椿树”、“萱花”,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对家族未来的期望,体现了对家族传承和发展的深切关怀。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
杨荣的其他作品
- 《 赐游万岁山诗十首 》 —— [ 明 ] 杨荣
- 《 郊祀恭侍大驾宿斋宫有作 》 —— [ 明 ] 杨荣
- 《 送刘子钦致仕还乡 》 —— [ 明 ] 杨荣
- 《 题折枝翎毛四首山桃画眉 》 —— [ 明 ] 杨荣
- 《 送张纪善世昌致仕归乡 》 —— [ 明 ] 杨荣
- 《 瑞应驺虞诗 》 —— [ 明 ] 杨荣
- 《 送高唐萧知州迪哲复任 》 —— [ 明 ] 杨荣
- 《 阳山看碑和胡祭酒韵二首 》 —— [ 明 ] 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