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纪善世昌致仕归乡
鸟倦归旧林,鱼潜依故渊。
物性尚如此,人道岂不然。
张君清流彦,早岁志精专。
德行务脩省,问学深穷研。
一自永乐初,擢桂偕群贤。
亲藩列清秩,辅导心乾乾。
清操挺松柏,岂为桃李妍。
设醴眷弥厚,匡正情愈坚。
流光倏已迈,奄忽三十年。
顾惟衰老至,白发已盈颠。
鹏程宜远举,素志未获宣。
封章达九重,乞身返林泉。
圣情特矜悯,诏许归园田。
朝出蓟门道,暮登潞河船。
鸿鹄遂远适,不为羁绊牵。
迢迢闽关路,遥望渺南天。
亲宾共迎候,欢然相后先。
溪山澹清旷,风月蔼无边。
壶觞适优逸,杖履惬盘旋。
愿言慎调摄,寿祉永绵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擢桂:指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 亲藩:指皇帝的亲属,特指皇帝的兄弟或儿子等。
- 清秩:指清贵的官职。
- 辅导:指辅佐教导。
- 乾乾:勤奋不懈的样子。
- 挺松柏:比喻坚贞不屈。
- 设醴:设宴款待。
- 眷弥厚:指待遇更加优厚。
- 匡正:纠正错误,使事物正常。
- 流光:指光阴,时间。
- 倏已迈:迅速流逝。
- 顾惟:回顾,想到。
- 衰老至:指年老体衰。
- 鹏程:比喻远大的前程。
- 素志:指平素的志向或愿望。
- 封章:指上书皇帝的奏章。
- 九重:指皇帝,因为皇帝居于九重天之上。
- 乞身:请求辞去官职。
- 林泉:指隐居的地方。
- 圣情:指皇帝的情感。
- 矜悯:怜悯。
- 诏许:皇帝下诏允许。
- 蓟门:地名,今北京一带。
- 潞河:河流名,位于今北京附近。
- 鸿鹄:大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羁绊:束缚,牵制。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闽关:指福建一带的关口。
- 澹清旷:宁静而开阔。
- 风月:指自然景色。
- 壶觞:酒器,代指饮酒。
- 优逸:安逸,舒适。
- 杖履: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惬盘旋:舒适地徘徊。
- 调摄:调理身体。
- 寿祉:长寿和福祉。
翻译
鸟儿疲倦了就回到旧日的树林,鱼儿潜藏就依附于故有的深渊。 事物的本性尚且如此,人的行为难道不是这样吗? 张君是清流中的贤士,年轻时就志向精专。 德行上勤于修省,学问上深入研究。 自从永乐初年,与群贤一同进士及第。 在皇亲国戚中担任清贵的官职,辅佐教导勤奋不懈。 清廉的操守坚贞不屈,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 设宴款待时待遇更加优厚,纠正错误时情感更加坚定。 时光迅速流逝,转眼已是三十年。 回顾自己,年老体衰,白发已满头。 远大的前程应该去追求,但平素的志向未能实现。 上书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希望能回到隐居的地方。 皇帝怜悯,下诏允许我归乡。 早晨离开蓟门,傍晚登上潞河的船。 像鸿鹄一样远行,不受任何束缚。 遥远的闽关之路,遥望南天渺茫。 亲友迎接等候,欢声笑语相随。 溪山宁静开阔,风月无边。 饮酒作乐,舒适自在,拄着拐杖漫步,心情愉悦。 愿你谨慎调理身体,长寿和福祉绵绵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纪善世昌在官场多年的经历和最终选择归隐的心路历程。诗中,通过对比鸟鱼的自然本性和人的行为,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真实的重要性。张君的德行和学问得到赞扬,但最终他选择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和家乡。诗中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君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