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弼学录之南京

· 杨荣
涓流达巨海,拱木干云天。 谅此匪朝夕,滋长必有年。 杨生倜傥姿,卓卓怀高骞。 特达自有时,淬砺志益坚。 及兹官太学,出入偕英贤。 长养栋梁器,浚涤山中泉。 宏远方自此,奚容叹寒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涓流(juān liú):细小的水流。
  • 拱木(gǒng mù):高大的树木。
  • 干云天(gān yún tiān):触及云霄,形容极高。
  • 倜傥(tì tǎng):形容人的风度、举止洒脱,不拘束。
  • 卓卓(zhuó zhuó):形容人的品德或才能非常出众。
  • 高骞(gāo qiān):高飞,比喻志向远大。
  • 淬砺(cuì lì):比喻刻苦磨炼,使意志坚定。
  • 太学(tài xué):古代官办的最高学府。
  • 英贤(yīng xián):杰出的人才。
  • 栋梁器(dòng liáng qì):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
  • 浚涤(jùn dí):深挖清洗,比喻深入学习和净化心灵。
  • 奚容(xī róng):何须,何必。
  • 寒毡(hán zhān):比喻清贫的生活或地位低微。

翻译

细小的水流终将汇入大海,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必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滋养和成长。杨生,你拥有洒脱不羁的风姿,品德和才能都出类拔萃,胸怀远大的志向。你总会有显露才华的时刻,现在你更加坚定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你即将在太学任职,与众多英才共同学习和生活。你将培养出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就像深挖山中的清泉一样,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宏伟的未来将从这里开始,何必感叹清贫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以涓流汇海、拱木干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杨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必将有所成就。诗中赞美了杨生的倜傥风姿和高尚品德,鼓励他坚定意志,珍惜在太学与英才共处的时光,努力培养栋梁之才。最后,诗人以宏大的未来展望激励杨生,不必为眼前的清贫而叹息,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