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敬斋为南昌经历周文远作

· 杨荣
吾闻古君子,主敬心不移。 戒惧乎未睹,慎防乎自欺。 所以造至德,俯仰无忸怩。 周君务脩省,兢业恒自持。 凛如履冰际,惕若临深时。 发言戒轻妄,周旋思中规。 一朝荷恩命,赞政江之西。 郡斋揭华扁,动静体无违。 惓惓夙夜间,谨此心术微。 以兹方寸中,皎皎生光辉。 门庭杜私谒,田野争讼稀。 美哉持敬功,远大由此跻。 勉旃保终始,峻擢应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持敬:保持恭敬的态度。
  • 脩省(xiū xǐng):修身反省。
  • 兢业:小心谨慎,勤勉不懈。
  • 凛如:严肃庄重的样子。
  • 履冰:比喻处境危险,小心翼翼。
  • 惕若:警惕的样子。
  • 中规:符合规矩。
  • 赞政:辅佐政务。
  • 华扁:华丽的匾额。
  • 惓惓(quán quán):形容心思专注,不懈怠。
  • 心术:指人的心思和计谋。
  • 方寸:指心,内心。
  • 杜私谒:杜绝私人请托。
  • 峻擢(jùn zhuó):高升,提拔。

翻译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总是保持恭敬的态度,心志坚定不移。他们在看不见的地方也戒备警惕,小心防范自己可能的自欺。因此,他们能够达到至高的德行,无论俯仰都无所愧疚。周君致力于修身反省,总是小心谨慎,勤勉不懈。他严肃庄重如同走在薄冰之上,警惕如同站在深渊边缘。他发言时戒绝轻率妄言,行动时思虑是否符合规矩。一旦得到皇上的恩命,他便辅佐政务于江之西。郡斋上挂着华丽的匾额,他的动静举止无不体现出无违的敬意。他日夜不懈地专注于此,谨慎地守护着内心的微妙。因此,他的内心如同皎洁的光辉,门庭杜绝了私人的请托,田野间的争讼也变得稀少。多么美好的持敬之功,他的远大前程由此开启。愿你继续努力,保持始终如一,高升提拔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周文远作为南昌经历的品德和行为。诗中,“持敬”是核心主题,强调了周文远始终如一的恭敬态度和严谨的自我要求。通过“凛如履冰际,惕若临深时”等生动比喻,描绘了周文远在政务中的谨慎和警惕,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对规矩的严格遵守。诗的结尾鼓励周文远保持这种品德,预示他将有更大的成就和提升。整体上,诗歌体现了对古代君子风范的推崇,以及对周文远个人品德的赞扬。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