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耕牛图为黄福少保之子题

· 杨荣
春原过雨春日熙,春树连阴春草肥。田家力耕贵及时,手挽牛兮肩负犁。 草香泉美牛步迟,农心汲汲应何为。上恐公家赋税亏,下虑私门妻子饥。 吁嗟牛兮胡不知,宣和之初能念兹。九重燕暇亲写之,骄奢一动万事隳,塞草黄沙千载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原:春天的原野。
  • :和煦,温暖。
  • 贵及时:重视及时耕作。
  • 手挽牛兮肩负犁:手拉着牛,肩上扛着犁。
  • 草香泉美牛步迟:草的香味,泉水的甘美,牛的步伐缓慢。
  • 农心汲汲应何为:农民急切的心情,应该为了什么。
  • 赋税亏:税收不足。
  • 私门妻子饥:私人的家庭,妻子和孩子饥饿。
  • 吁嗟:叹息声。
  • 宣和之初:宋徽宗的年号,指宋徽宗初年。
  • 九重:指皇宫。
  • 燕暇:闲暇。
  • 亲写之:亲自描绘。
  • 骄奢一动万事隳:一旦奢侈放纵,一切都会崩溃。
  • 塞草黄沙:边塞的草和黄沙,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千载悲:长久的历史悲剧。

翻译

春天的原野经过雨水的滋润,春日温暖,春树连绵成荫,春草茂盛。田家重视及时耕作,手拉着牛,肩上扛着犁。草的香味,泉水的甘美,牛的步伐缓慢,农民急切的心情,应该为了什么?上怕国家的赋税不足,下担心私人家庭的妻子和孩子饥饿。唉,牛啊,你为何不知?在宣和初年,宋徽宗能够关注这些。他在皇宫的闲暇之余,亲自描绘了这幅景象。一旦奢侈放纵,一切都会崩溃,边塞的草和黄沙,是长久的历史悲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田园的景象,通过农民的辛勤耕作和对家国忧虑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春原过雨春日熙”等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农民劳作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国家赋税和家庭生计的担忧,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结尾处通过对宋徽宗的提及,以及对骄奢导致国家衰败的警示,增加了诗的历史深度和哲理意味。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