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耕牛图为黄福少保之子题
春原过雨春日熙,春树连阴春草肥。田家力耕贵及时,手挽牛兮肩负犁。
草香泉美牛步迟,农心汲汲应何为。上恐公家赋税亏,下虑私门妻子饥。
吁嗟牛兮胡不知,宣和之初能念兹。九重燕暇亲写之,骄奢一动万事隳,塞草黄沙千载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原:春天的原野。
- 熙:和煦,温暖。
- 贵及时:重视及时耕作。
- 手挽牛兮肩负犁:手拉着牛,肩上扛着犁。
- 草香泉美牛步迟:草的香味,泉水的甘美,牛的步伐缓慢。
- 农心汲汲应何为:农民急切的心情,应该为了什么。
- 赋税亏:税收不足。
- 私门妻子饥:私人的家庭,妻子和孩子饥饿。
- 吁嗟:叹息声。
- 宣和之初:宋徽宗的年号,指宋徽宗初年。
- 九重:指皇宫。
- 燕暇:闲暇。
- 亲写之:亲自描绘。
- 骄奢一动万事隳:一旦奢侈放纵,一切都会崩溃。
- 塞草黄沙:边塞的草和黄沙,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千载悲:长久的历史悲剧。
翻译
春天的原野经过雨水的滋润,春日温暖,春树连绵成荫,春草茂盛。田家重视及时耕作,手拉着牛,肩上扛着犁。草的香味,泉水的甘美,牛的步伐缓慢,农民急切的心情,应该为了什么?上怕国家的赋税不足,下担心私人家庭的妻子和孩子饥饿。唉,牛啊,你为何不知?在宣和初年,宋徽宗能够关注这些。他在皇宫的闲暇之余,亲自描绘了这幅景象。一旦奢侈放纵,一切都会崩溃,边塞的草和黄沙,是长久的历史悲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田园的景象,通过农民的辛勤耕作和对家国忧虑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春原过雨春日熙”等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农民劳作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国家赋税和家庭生计的担忧,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结尾处通过对宋徽宗的提及,以及对骄奢导致国家衰败的警示,增加了诗的历史深度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