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学士省亲

· 杨荣
春风三月时,花柳正明媚。 伟哉玉堂仙,拜命辞丹陛。 青绫疏禁直,紫诰承恩意。 归舟一何轻,千里行已至。 升堂慰慈亲,珠冠耀霞帔。 称觞介眉寿,綵服日嬉戏。 眷言罄深欢,禄养丰且备。 显扬方在兹,志愿亦已遂。 嗟予忝同年,夙昔托深契。 兹晨忽告别,握手忍分袂。 相看念睽离,况乃笃交谊。 娱亲虽云乐,圣心怀辅治。 归朝勿后期,促装戒留滞。 新秋气候凉,紫陌需来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仙:指杨学士,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仙是对文人的美称。
  • 拜命:接受任命。
  • 丹陛: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 青绫:青色的丝织品,古代用作书写材料。
  • 禁直:指在宫中值守。
  • 紫诰:皇帝的诏书,因用紫色绢帛书写而得名。
  • 恩意:恩惠和情意。
  • 慈亲:指母亲。
  • 珠冠:装饰有珍珠的冠帽,常用于尊贵的女性。
  • 霞帔: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形似披肩,多用彩色丝线绣制。
  • 称觞:举杯祝酒。
  • 介眉寿:祝愿长寿。
  • 綵服:彩色的衣服,此处指华丽的服饰。
  • 眷言:回顾,眷顾。
  • :尽,全部。
  • 显扬:显赫扬名。
  • :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 同年: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 夙昔:往昔,过去。
  • 深契:深厚的情谊。
  • 睽离:分离,离别。
  • 笃交谊:深厚的友谊。
  • 辅治:辅助治理国家。
  • 紫陌:帝都的道路。

翻译

春风三月,花柳盛开,景色明媚。杨学士这位玉堂中的仙人,接受了任命,离开了朝廷。他在宫中值守时,用青绫书写,接受了皇帝的紫诰,承载着皇恩。他的归舟轻快,千里之行很快就到达了。他升堂拜见母亲,母亲戴着珠冠,披着霞帔,光彩照人。他举杯祝母亲长寿,穿着华丽的衣服,日日嬉戏。他全心全意地享受着与母亲的欢乐时光,尽孝养母,一切都准备得丰富周到。他的显赫扬名就在此时,他的愿望也已实现。我虽然与他同年考中,但往昔的深厚情谊让我感到惭愧。今天早晨他突然告别,我们握手忍痛分离。我们相互看着,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思念,更何况我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虽然陪伴母亲很快乐,但他心中仍然怀揣着辅助治理国家的圣心。他提醒自己不要迟归朝廷,要尽快整理行装,不要停留。新秋时节,气候凉爽,他期待着在帝都的道路上再次骑马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学士省亲的情景,通过春天的花柳、归舟的轻快、母亲的珠冠霞帔等意象,展现了杨学士的荣耀与家庭的欢乐。诗中“显扬方在兹,志愿亦已遂”表达了杨学士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诗人通过“嗟予忝同年,夙昔托深契”表达了自己与杨学士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最后,诗人提醒杨学士不要忘记朝廷的职责,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个人情感,又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