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瑞洪溯江入信州

暂得辞文牒,虚窗画舫开。 江趋鄱口落,山向信州来。 接树迷帆入,残莺唤梦回。 无人共登眺,翘首越王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洪: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
  • 溯江:逆流而上。
  • 信州:地名,今江西省上饶市。
  • 文牒:文书,公文。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鄱口:指鄱阳湖口,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
  • 接树:树木相连。
  • 残莺:晚春的黄莺。
  • 越王台:古迹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相传为越王勾践所建。

翻译

暂时摆脱了繁琐的公文,我坐在装饰华丽的游船上,窗户敞开。江水从鄱阳湖口缓缓流下,山峦则向着信州方向延伸。树木相连,迷离的帆影在其中若隐若现,晚春的黄莺唤醒了我的梦境。没有同伴一同登高远眺,我只能独自抬头望向远方的越王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暂时离开公务,乘船游览江景的情景。诗中,“暂得辞文牒”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繁琐公务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江趋鄱口落,山向信州来”的描绘,展现了江山的壮阔和自然的宁静。后两句“接树迷帆入,残莺唤梦回”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以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古迹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蔡汝楠

明浙江德清人,字子木,号白石。嘉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儿时听湛若水讲学,辄有解悟。好为诗,有重名。中年究心经学,知衡州,于石鼓书院为诸生讲经。后参政江西,与邹守益、罗洪先游,学益进。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有《自知堂集》、《说经札记》。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