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施子

霁景开芳宴,樽前落晚霞。 蝉声经雨断,鸟道入风斜。 幽径过求仲,青山近谢家。 相看江上客,共惜九秋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景:雨后天晴的景色。
  • 开芳宴:举办盛大的宴会。
  • 樽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落晚霞:晚霞落下,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
  • 蝉声经雨断:蝉鸣声因为雨后而中断。
  • 鸟道入风斜:鸟儿飞行的路径因风而斜。
  • 幽径:幽静的小路。
  • 过求仲:经过求仲,求仲是地名,这里指经过某个地方。
  • 青山近谢家:青山靠近谢家,谢家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家族或地方。
  • 相看江上客:彼此看着江上的客人。
  • 共惜九秋花:共同珍惜秋天的花朵。

翻译

雨后天晴,我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席上晚霞缓缓落下。蝉鸣声因为雨后而中断,鸟儿飞行的路径因风而斜。我们走过幽静的小路,经过求仲,青山靠近谢家。彼此看着江上的客人,共同珍惜秋天的花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傍晚景色,通过蝉声、鸟道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霁景开芳宴”一句,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又暗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后文通过对幽径、青山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对友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蔡汝楠

明浙江德清人,字子木,号白石。嘉靖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儿时听湛若水讲学,辄有解悟。好为诗,有重名。中年究心经学,知衡州,于石鼓书院为诸生讲经。后参政江西,与邹守益、罗洪先游,学益进。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有《自知堂集》、《说经札记》。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