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彦珍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挟策(xié cè):手拿书本。策,古代用以记事的竹简,后指书籍。
  • 陂田(bēi tián):山田。
  • 谷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汉代郑子真曾隐居于此。后常用以指代隐居之地。
  • 菑川(zī chuān):汉景帝时所置王国,汉时多有人才。
  • 柘冈(zhè gāng):山名。
  • 辛夷:木兰科植物,早春开花,因开花时形如毛笔,又名木笔。

翻译

我带着书籍在穷乡僻壤生活,已经两鬓斑白,那些山田都荒芜了,我也未曾去看过。你不应在山谷口长久隐居,正适合像菑川人才那样受到全国的推重。握手间,过往的诸多忧愁都已成为往事,回到家中,一笑之间便迎来了美好的时光。柘冈那里一定有辛夷花绽放,也会借东风告诉我这个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送别彦珍之作。诗的首联描绘了自己在穷乡僻壤的生活状况,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沧桑之感。颔联则是对彦珍的鼓励,认为他不应该长久隐居,而应该像菑川的人才那样被世人所推重,展现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颈联中,通过“握手”和“还家一笑”,表达了对过去忧愁的释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尾联以柘冈的辛夷花作比,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同时也借东风传递消息,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