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三首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渺渺水波低赤岸,濛濛云气淡扶桑。 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殊乡:异乡,他乡。(殊,shū)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霹雳:这里指迅猛的雷声。(霹,pī;雳,lì) 赤岸: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 濛濛:迷茫的样子。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这里指东方极远处。 浮槎(chá):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在这里借指乘船出海。

翻译

我们分别已有三年,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我自己漂泊游荡在这异乡。 看着沙滩,更觉得蓬莱仙山显得浅近,几日来惊讶于迅猛的雷声频繁作响。 浩渺的水波低挨着赤色的岸,朦胧的云气淡薄地笼罩着东方的扶桑。 以前登临游玩的兴致已所剩不多,但乘船出海的想法还未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寄给友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异乡的感慨。首联点明分别之久,各自身处异乡的现实。颔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沙滩、雷声,展现出一种奇幻而又略带不安的氛围。颈联继续描绘水波及云气,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迷离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往日的兴致有所减退,但心中仍有对探索未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复杂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