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春半伏枕初起顿修有端州之役口占二律送之
阅江楼上几登临,卧断烽烟十载心。
如我已无情可寄,送君非有意为吟。
木棉花落滩声急,杜宇啼残客思深。
莫向此时重凭眺,苍梧云影远沉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烽烟:指战争或战乱。
- 木棉: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花红色。
-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后成为杜鹃鸟的别称。此处指杜鹃鸟。(“杜”读音:dù,“宇”读音:yǔ)
- 凭眺:指在高处远望。
- 苍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梧”读音:wú)
翻译
我曾多次登上阅江楼,沉浸在这能让我忘记战争、安心修养十年的地方。如今我似乎已经没有了过多的情感可以寄托,送你离开也并非有意作诗抒情。木棉花飘落,江滩上的水流声急促,杜鹃鸟的啼叫声凄惨,让旅客的思绪更加深沉。不要在这个时候过多地登高远望,那远处苍梧的云影昏暗沉重。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阅江楼上的感慨开篇,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乱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木棉花落和杜鹃啼鸣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加深了旅客思乡的情感。最后两句则告诫友人此时不要过多地远望,以免被沉重的景色影响心情,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