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居杂感

水根泽腹见,石腭露回湾。 鸡黍为供少,鱼蔬适市艰。 瞻星礼太乙,筮易兆天山。 不与圭峰竞,选形物外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根:水的源头。读音:(shuǐ gēn)
  • 泽腹:指水泽遍布的地区。读音:(zé fù)
  • 石腭:石头突出的部分,像口腔上腭。读音:(shí è)
  • 鸡黍:指丰盛的饭菜。读音:(jī shǔ)
  • 太乙:又作“太一”,中国古代星官名,在紫微垣中。读音:(tài yǐ)
  • 筮易:用蓍草占卜。筮,用蓍草占卦。读音:(shì yì)
  • 圭峰:山峰名,此处或指名山、胜景。读音:(guī fēng)

翻译

在水的源头和遍布水泽的地区可以看到景象,石头突出的部分露出曲折的河湾。 准备的饭菜中鸡和黍很少,买到鱼和蔬菜也很艰难。 仰望星空礼拜太乙星官,用蓍草占卜预示着天山的情况。 不与圭峰那样的名山争胜,选择在这世俗之外的地方,欣赏独特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情景以及作者的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水根、泽腹、石腭、回湾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环境的特色。接下来两句描述了生活的简朴,食物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星象和占卜的关注,以及他不追逐世俗名利,追求超脱尘俗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