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茧雪和郭主簿二首

迟暮方学道,嗟咜过令节。 逍遥齐物论,读之心魂彻。 死无封禅书,清风百世绝。 千秋富春山,终南不敢列。 古来隐沦士,往往皆英杰。 桃花隔流水,便是神仙诀。 观生数荣落,罔识晋日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咜(jiē tuó):表示感叹、叹息。
  • 令节:佳节。
  • 齐物论:《庄子》中的一篇,论述万物平等的道理。
  • 封禅(shàn)书: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禅,封禅书是记载帝王封禅之事的书。
  • 隐沦士:指隐士。
  • 罔识:不认识,不了解。

翻译

已到晚年才开始学习道学,感叹时光匆匆,虚度了美好的佳节。 逍遥自在地研读《齐物论》,阅读之后让人心魂透彻。 死后没有封禅书流传于世,那清正的风范百世之后也会断绝。 千秋以来的富春山,终南山都不敢与之并列。 自古以来的隐士,往往都是杰出的英雄豪杰。 桃花隔着流水,这便是修仙的秘诀。 观察生命的兴衰荣辱,不了解晋朝的时光岁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士的赞美。诗中诗人感叹自己晚年才学道,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通过阅读《齐物论》,诗人获得了心灵的启迪。诗中提到的富春山,体现了其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诗人认为隐士往往是英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令人钦佩。最后,诗人提到通过观察生命的荣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