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林寺

· 蓝智
隔溪兰若有云住,背郭草堂无酒赊。 秋色琅玕亭外竹,天香薝卜坐中花。 千年龙象当山殿,八月鲈鱼上钓槎。 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rě):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这里指寺庙。
  • 琅玕(láng gān):形容竹之青翠,似玉的美石。
  • 天香:芳香的美称。
  • 薝卜(zhān bó):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花名。黄色,有香气。
  • 龙象:指罗汉像。
  • 槎(chá):木筏。

翻译

隔着溪流的寺庙里似乎有云停驻,背靠城郭的草堂中却连酒也赊不到。 秋意中,琅玕亭外的竹子青翠欲滴,坐席中薝卜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千年的罗汉像立在山中殿内,八月的鲈鱼跃上了钓鱼的木筏。 有一两位老僧都是旧相识,在松根下敲火煮茶,尝试着今年的新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及其周边的景色,以及诗人在那里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隔溪兰若”和“背郭草堂”的对比,展现出寺庙的宁静和草堂的清苦。颔联描写了秋天的景色,琅玕亭外的翠竹和坐中散发芳香的薝卜花,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也烘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颈联提到千年的龙象和八月的鲈鱼,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生活的情趣。尾联中,诗人与旧识的老僧在松根下敲火试春茶,体现出一种闲适和淡泊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