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 蓝智
金陵晓日望层台,双阙嵯峨宝殿开。 六代江山龙虎踞,千年城郭凤凰来。 瑶池夜月吹箫下,玉树秋风步辇回。 白鹭三山何足赋,明时空想谪仙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六代: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 龙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像龙虎盘踞一样。
  • 城郭:城墙。泛指城市。
  • 瑶池: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 玉树:指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物。
  • 步辇(niǎn):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
  • 白鹭三山:指金陵的美景。
  • 谪仙:指李白,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世常用“谪仙”来赞美有才华的诗人。

翻译

在金陵的清晨,望着那层层的高台,两座高大险峻的宫阙如宝殿般敞开。这六个朝代建都的江山,如龙虎般雄踞,千年的城郭,似乎有凤凰飞来。想象中,西王母在瑶池的夜里月下吹箫,仙人们在秋风中乘着步辇从玉树边返回。金陵的白鹭洲和三座山的美景,哪里值得我多费笔墨去描述呢,只盼明日能有像李白那样的诗才,来尽情畅想这美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首联写金陵的晓日和层台以及雄伟的双阙宝殿,展现出金陵的恢弘气势。颔联回顾了金陵作为六代都城的历史,强调其地势的险要和历史的厚重。颈联通过想象中的瑶池夜月和玉树秋风,增添了神秘和美好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金陵美景的赞美,认为普通的描绘难以尽述其美,希望能有像李白那样的才华来表现。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将历史与想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金陵的热爱和对文学才华的追求。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