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感怀寄徐文山

· 谢榛
独夜寒螀鸣不休,虚窗起坐忆南州。 山开薄雾来明月,天送长风作冷秋。 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 美人一别江关渺,肯采芙蓉慰我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螀(ji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壮怀:豪壮的胸怀。

翻译

在这孤独的夜晚,寒蝉鸣叫不停,我起身坐在空寂的窗前,思念起南方的家乡。 山间的薄雾散开,明月显现出来,天空送来阵阵长风,带来了清冷的秋天。 我的头上渐渐增添了许多白发,惊叹自己已不再年轻,豪壮的胸怀无奈地叹息着人生的起伏沉沦。 与美人分别后,相隔遥远,江山关隘苍茫渺远,不知她是否愿意采摘芙蓉来慰藉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寂静和寒蝉的鸣叫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清冷的氛围,引发了诗人对南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通过描写山间薄雾散去、明月出现以及长风带来冷秋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清冷的意境。诗中“华发渐多惊老大,壮怀无奈叹沉浮”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与美人分别后的遥远距离,希望她能采芙蓉来慰藉自己的忧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时光感慨和情感寄托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