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潭公登望湖亭

· 谢榛
孤亭缥缈碧天空,岩壑长鸣万树风。 湖色微茫秋草外,山光黯澹暮烟中。 静缘老去逢禅侣,生计年来拟钓翁。 莫讶疏狂词赋客,沧洲白鸟自相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高远、隐隐约约的样子。
  • 岩壑(yán hè):山峦溪谷。
  • 黯澹(àn dàn):同“黯淡”,昏暗无光的样子。
  • 禅侣(chán lǚ):指僧侣。

翻译

孤独的亭子高高耸立在碧蓝的天空下,山峦溪谷间长久地回荡着万树被风吹动的声音。 湖水的景色在迷蒙的秋草之外显得有些模糊,山峦的光影在傍晚的烟霭中变得昏暗无光。 因为年纪渐长,心境平静,所以能与僧侣结交,近年来的生计打算像个钓鱼的老翁那样。 不要惊讶我这个狂放不羁的写词赋的人,我如同沧洲的白鸟一样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潭公一同登上望湖亭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心境和感慨。首联通过“孤亭”“碧空”“岩壑”“万树风”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开阔又略带萧瑟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写湖色和山光,“微茫”“黯澹”的描述增添了一丝朦胧和悠远的感觉。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因年长而心态平和,向往像钓翁那样宁静的生活。尾联以“莫讶”开头,强调自己的疏狂不羁,同时将自己比作沧洲白鸟,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