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仆卿李钝甫之滁州

· 谢榛
旌旄拂曙摇行色,太仆乘春别故居。 谏草不存名自著,笔花常结梦何如。 西山雪月催成赋,南国风云待下车。 芳杜青时定相忆,赤湖桥上寄双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旄(jīng máo):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旗子,泛指旗帜。
  • 行色:出行时的神态、情景或气派。
  • 谏草:谏书的草稿。
  • 笔花:比喻写作才能。

翻译

旗帜在黎明的曙光中飘动,仿佛在摇曳着离别时的情景,太仆在春天出行,告别了故居。 那谏书的草稿虽已不在,但名声自然显著,常常文思如泉涌写出好文章,不知这样的梦又会如何呢。 西山的雪月催促着写成佳赋,南方的风云等待着您到任后有所作为。 当芬芳的杜若青葱之时,我一定会思念您,在赤湖桥上为您寄去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的首联通过“旌旄拂曙”和“太仆乘春”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离别时的氛围,同时也点明了时间和人物。颔联中“谏草不存名自著”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才能的赞扬,“笔花常结梦何如”则表现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颈联“西山雪月催成赋,南国风云待下车”,以景寓情,想象友人在新的地方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并且能够有所作为。尾联“芳杜青时定相忆,赤湖桥上寄双鱼”,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