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逸人归荆南

· 谢榛
河汾春色过,此别路三千。 旅梦关山月,乡心风雨天。 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 去住何须叹,荆王自下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
  • 荆南:古地区名,在今湖北荆州一带。
  • 旅梦:羁旅之梦。
  • 乡心:思念家乡的心情。
  • 湘竹:一种竹子,也借指湘江一带。
  •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这里指长江。

翻译

黄河与汾水一带的春色已过,此次别离路途长达三千里。 旅途之中梦到了关山的明月,心中怀着对家乡的思念,风雨连天。 马回到湘江边的竹林外,城池面对着楚地的长江边。 何必叹息去留之事,荆王本来就礼贤下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人薛逸人归荆南。诗的首联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说明了路途的遥远。颔联通过描写旅梦和乡心,表现了友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的情景,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意境优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尾联则是一种安慰,告诉友人不必为去留之事叹息,因为荆王是下贤之人,暗示友人在荆南会有好的发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