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壮年时幽居山谷尘俗罕接惟与泉石草木为侣日徜徉其间醒悦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悦目者反足以损灵乱思矣盖所养于中者既异故应于外者自殊是以石失其贞而存其乱木失其美而存其恶泉失其清而存其污草失其劲而存其弱理固然也因成律诗四首以泄胸中之郁抑呈录同志庶知比兴之有在焉

· 蓝仁
乱石尔何知,摧轮剥马蹄。 当途生涧谷,在野碍锄犁。 尽炼天难补,深填海自低。 点头能听法,不信竟沈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摧轮:折断车轮,形容石头对车轮的破坏。(摧:cuī,破坏,折断)
  • 当途:当道,挡路。
  • 涧谷:山涧峡谷。

翻译

石头啊你知道什么呢,折断车轮还会剥伤马蹄。 挡在路上就会出现在山涧峡谷中,在田野里就会妨碍锄头和犁耙。 即使将石头全部提炼,也难以修补苍天,深深地填埋,大海依旧处于低处。 石头若能点头听懂佛法,就不会如此的执迷不悟了。

赏析

这首诗以乱石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描述乱石对车轮和马蹄的破坏,以及其挡路和妨碍农事的行为,暗示了某些事物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即使将石头全部提炼也难以改变某些现实,就像天难以修补,海依旧处于低处一样。最后两句则带有一种希望和警醒,期望石头能够听懂佛法,不再执迷不悟,实际上是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变。整首诗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