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 蓝仁
中林避世士,茅屋一閒云。 雨笠寻芝术,晴窗究典坟。 竹深羊仲至,瓜熟邵平分。 也有幽栖处,长随鹿豕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林:树林之中。
  • 避世士:指逃避世俗的人。
  • 閒云:意为悠闲自在的云朵,这里喻指闲适的生活。
  • 雨笠:遮雨的笠帽。
  • 芝术(zhī shù):灵芝、白术等草药,古人认为是仙草灵药,这里泛指药草。
  • :研究,探究。
  • 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代的典籍。
  • 羊仲:古代隐士,以清廉闻名。
  • 邵平:秦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青门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

翻译

在树林之中有一位逃避世俗的人,他的茅屋如同一片悠闲的云朵。他戴着雨笠去寻找药草,在晴朗的窗边探究古代的典籍。竹林幽深,像羊仲那样的雅士会前来;瓜成熟时,如同邵平那样平分共享。这里也有幽静的居住之处,长久地与鹿和猪等动物群相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林中的雅士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中林避世士”“茅屋一閒云”等词句,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追求闲适自在的人物形象。“雨笠寻芝术,晴窗究典坟”表现了他的日常生活,既注重养生,又热爱学问。“竹深羊仲至,瓜熟邵平分”则用古代隐士羊仲和邵平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士身份和高雅志趣。最后“也有幽栖处,长随鹿豕群”,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幽静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精神的赞颂。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