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 蓝仁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 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歌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 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篮舆(lán yú):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 :惊奇,诧异。
  • 僧舍:僧侣居住的房舍。
  • 樵歌:樵夫唱的歌。
  • 野老:村野老人。
  • 瀹茗(yuè míng):煮茶。

翻译

三天里坐着篮舆到处行走,在云深之处只惊讶于野猿的惊叫声。 稍稍寻找僧舍,它的影子侵入林中,偶然听到樵夫的歌声从山谷中传出。 村野老人打扫院门,地上已满是霜叶,山童煮茶,石泉清澈。 诗囊中的诗稿谈论了一夜也不厌倦,一起笑着鸡鸣时都没能做成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翁源的旅行经历。诗中通过描写乘坐篮舆的行程、云深猿惊的景象、僧舍林影、樵歌谷声、野老扫门、山童瀹茗等场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作者与友人谈诗论道,兴致盎然,以至于一夜未眠,鸡鸣时仍沉浸在交流中。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喜爱和对自然、文化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