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景章

· 蓝仁
昨日偶闻讣,偏令老况哀。 肯堂寻旧指,寿穴用先裁。 竹径风时扫,柴门月自来。 往还二十载,只似梦初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讣(fù):报丧的文书或消息,这里指死讯。
  • :表示出乎意料,有“却”的意思。
  • 肯堂:《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业。
  • 寿穴:生前营造的墓穴。

翻译

昨天偶然听到了死讯,这让我这个老人更加悲哀。你(陈景章)继承父业的期望还在,生前就已经选好了墓地。竹林间的小路有风时会清扫,柴门即使无人也会有月光自己照进来。我们来往已有二十载,此刻却感觉就像一场梦刚刚醒来。

赏析

这首诗是蓝仁为悼念陈景章而作。首联通过“昨日偶闻讣”这一事件,引出“偏令老况哀”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颔联中“肯堂寻旧指”表达了对陈景章继承父业的期望,而“寿穴用先裁”则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颈联通过描绘竹径风扫、柴门月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同时也可能暗示着友人的离去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加冷清。尾联“往还二十载,只似梦初回”,诗人感叹与友人交往的二十载时光如一场梦,如今梦已醒,友人却已不在,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