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 蓝仁
数月方休沐,山行不觉劳。 尘容浑老尽,诗思与秋高。 饭颗应逢杜,柴桑未入陶。 閒门荒径窄,此日剪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沐:休息洗沐,指官员的休假。
  • 尘容:世俗的面容,在诗中指因奔波劳累而显得疲惫的面容。
  • 饭颗:借指写诗作文。(“颗”,读音:kē)
  • 柴桑:古县名,陶渊明的故乡,这里代指陶渊明。

翻译

几个月后才得以休假,在山中行走不觉得劳累。 我这副世俗的面容似乎已完全老去,诗兴却如秋意一般高远。 我应该像杜甫般勤奋写诗,却还未如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 家门紧闭,荒径狭窄,这一天我在剪除丛生的蓬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感受和情境。诗的首联写诗人经过数月的忙碌后终于有了休假的时光,在山中行走却不觉得疲惫,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颔联中,诗人感慨自己面容疲惫,但诗思却愈发高远,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颈联通过提及杜甫和陶渊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的心态使诗歌更具层次感。尾联则描写了家门的冷清和荒径的狭窄,以及诗人剪除蓬蒿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山居生活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