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寿荣封卷

马坞高峰翠崿联,徵君齿德并山川。 采芝剩有金光在,种桂都成玉魄圆。 凫舄养分天上禄,鱼头宠拜耄馀年。 只今何以酬明贶,忠孝传家两字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崿(è):青翠的山崖。
  • 徵君: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
  • :一种菌类植物,古人认为是仙草。
  • 金光:指灵芝的光芒,象征祥瑞。
  • 玉魄:月亮的别名,此处比喻皎洁的桂花。
  • 凫舄(fú xì):指仙履,也借指县令。
  • 耄(mào):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 贶(kuàng):赏赐,赠予。

翻译

马坞的高峰与青翠的山崖相连,这位隐士的品德可与山川媲美。 采摘灵芝时仍有祥瑞的光芒留存,种植的桂树都已长成,如同皎洁的月亮般圆满。 穿着如仙履般的鞋子,享受着朝廷赐予的俸禄,因贤能而受到尊崇,在老年时仍备受恩宠。 如今该用什么来报答这丰厚的赏赐呢?忠孝传家这两个字便是全部答案。

赏析

这首诗是为祝贺寿辰和荣耀封赐而作。诗中先描绘了马坞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隐士的高尚品德,通过“翠崿联”展现出环境的优美,以山川衬托徵君的齿德。接着用“采芝剩有金光在,种桂都成玉魄圆”表达了美好与祥瑞,暗示着主人公的品德和努力带来了好的结果。“凫舄养分天上禄,鱼头宠拜耄馀年”描述了主人公获得的荣誉和恩宠,体现了其地位和受到的尊重。最后以“只今何以酬明贶,忠孝传家两字全”点明主题,强调了忠孝传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对赏赐的最好回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美和对忠孝品德的推崇。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