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杜清碧先生墓

· 蓝仁
皓首山林草大玄,鹤书徵起又归田。 一窝自得尧夫乐,三策谁知贾谊贤。 空有墓碑临道路,更无书屋贮风烟。 后生仰止前修远,慨想升平七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首:指老年人头发变白,常用来形容年老。读音:(hào shǒu)
  • 徵起:征聘起用。读音:(zhēng qǐ)
  • 尧夫乐:宋代理学家邵雍(字尧夫)的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 贾谊贤: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这里以贾谊的才华来比喻杜清碧的贤能。
  • 前修:前代的贤人。读音:(qián xiū)

翻译

年老之人在山林中研习《太玄》,收到征聘起用的诏书后又回归田园。像邵尧夫一样自得其乐地生活,他的三条策略谁能知晓其如贾谊般的贤能。只有墓碑临近道路,再也没有书屋留存着风烟气息。后辈们敬仰前代贤人,但距离他们太过遥远,感慨想着太平盛世已经七十年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蓝仁经过杜清碧先生墓时所作,表达了对杜清碧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的首联描述了杜清碧先生的经历,年老时在山林中钻研学问,虽被征起但最终又归田。颔联通过“尧夫乐”和“贾谊贤”的对比,表现出杜清碧先生既有安贫乐道的心态,又有非凡的才华和贤能,但他的才华却未被充分认可。颈联描写了杜清碧先生墓前的景象,只有墓碑立在路旁,书屋已不复存在,透露出一种荒凉和寂寞之感。尾联则表达了后辈对前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感慨太平盛世的长久,蕴含着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杜清碧先生的敬意和对世事的感慨,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回味。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

蓝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