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旅:旅馆。(“逆”读作“nì”)
- 殊:不同。
- 蓝山: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山名,也可能代指美好的景色。
- 丹鼎:炼丹的鼎,这里指道家的修炼之事。(“鼎”读作“dǐng”)
- 葛井:葛仲温那里的井,此处代指葛仲温所在之地。
翻译
人到中年相识的人很少有亲密的,你来到我这旅馆之中,我从不嫌你来的次数多。 不论身份贵贱,我们都已白发苍苍,田园之中有地方可以躲避世俗的纷扰。 让我们在这美好的月色下尽情畅饮,你我各自在自己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美好春光。 更相约明年一同在钓石边相聚,那时桃花溪上会有我们两个戴着乌巾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葛仲温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首联写人到中年,真正亲近的朋友不多,而葛仲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欣喜,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不受世俗的拘束。颔联通过“贵贱虽殊皆白发”表达了人生无常,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会老去的感慨,同时“田园有处避红尘”则表现出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那里摆脱世俗的纷扰。颈联“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通过描写饮酒赏月和道家修炼之事,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尾联“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相约明年再次相聚,共同享受闲适的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幽,语言自然流畅,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
蓝仁的其他作品
- 《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 》 —— [ 明 ] 蓝仁
- 《 中秋对月 》 —— [ 明 ] 蓝仁
- 《 予壮年时幽居山谷尘俗罕接惟与泉石草木为侣日徜徉其间醒悦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悦目者反足以损灵乱思矣盖所养于中者既异故应于外者自殊是以石失其贞而存其乱木失其美而存其恶泉失其清而存其污草失其劲而存其弱理固然也因成律诗四首以泄胸中之郁抑呈录同志庶知比兴之有在焉 》 —— [ 明 ] 蓝仁
- 《 和云松雪中十绝 》 —— [ 明 ] 蓝仁
- 《 雪中偶成 》 —— [ 明 ] 蓝仁
- 《 送杜德基归省 》 —— [ 明 ] 蓝仁
- 《 次韵答刘用贞 》 —— [ 明 ] 蓝仁
- 《 谢云松寄惠青藤 》 —— [ 明 ] 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