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德基归省

· 蓝仁
苦学怜君最少年,传毡况是隐君孙。 屏山仰止来千里,杜曲分流溯一原。 奇字政须询故学,力行无愧守空言。 西风一夜归心切,知有慈亲独倚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毡(zhuàn zhān):指子弟因优秀而被选拔承继父业或传授学业。
  • 屏山(píng shān):像屏风一样的山。这里指杜德基的家乡。
  • 杜曲(dù qū):唐代大姓杜氏世居于此,这里代指杜德基的故乡。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这里指追根溯源。
  • 奇字:这里指冷僻难识的文字。
  • 政须:只须。

翻译

你是最年轻且勤奋苦学的人,让人怜爱,更何况你是隐士的后代,有着传承学业的优良传统。你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到这里,望着如屏风般的山峦,思念着家乡。你的故乡杜曲,其水流分流开来,但都追溯到同一个源头。对于那些冷僻难识的文字,只需要向有学问的人请教,努力践行学问,才能无愧于那些空泛的言论。西风刮了一夜,你归心似箭,知道家中有慈爱的母亲独自倚门盼望你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杜德基的赞美和对他归家的祝福。诗的首联赞美杜德基年少苦学,且出身不凡。颔联通过描绘屏山和杜曲,表达了杜德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则强调了学习要请教他人且努力践行,不能只停留在空谈上。尾联通过描写西风吹拂,烘托出杜德基急切的归心,同时以母亲倚门盼望的情景,表现出亲情的温暖和牵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福,也展现了亲情的珍贵。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