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德基

· 蓝仁
闻说徵君后,犹存版筑中。 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 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 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徵君(zhēng jūn):指德才兼备而不愿为官的人。
  • 版筑:指土木营造之事,这里借指辛苦的劳动生活。
  • 天恩:指帝王的恩惠。
  • 世道:指社会的道德风气和人们的处世之道。
  • 黄耳:指传递书信的狗,这里代指书信。
  • 青蚨(fú):传说中的一种虫,据说用青蚨的血涂在钱上,花出去的钱会自动回来。这里借指钱财。

翻译

听说你这位徵君之后,仍然生活在辛苦的劳作之中。 帝王的恩惠不知何时才能降临,如今的世道已然穷困不堪。 书信难以保证能顺利送达,钱袋也已经空空如也。 倚门而立的只有老母亲,满头白发在秋风中瑟瑟飘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杜德基生活状况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世道的感慨。诗中提到杜德基作为徵君之后,却仍过着艰苦的劳动生活,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则进一步描绘了杜德基生活的困窘,书信传递困难,钱财也已耗尽。最后两句“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以杜德基的母亲倚门而立、白发在秋风中飘动的场景,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也表现了作者对杜德基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