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卢司业浚卿转留都通政

· 谢榛
旅雁孤飞惊物候,词人相忆采兰苕。 梦回金马南云断,愁傍银台北斗遥。 秋色几看钟阜树,寒声还听大江潮。 风骚六代谁为主,潘陆冥冥不可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物候: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
  • 兰苕(tiáo):兰花。
  •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借指朝廷。
  • 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
  • 银台:本义为古代帝王宫中嫔御所居之处,这里借指宫廷。
  • 北斗:北斗星,常被用来比喻朝廷或帝王。
  • 钟阜:指南京的紫金山。
  •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 六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以金陵(今南京)为都的朝代。
  • 潘陆:指潘岳和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翻译

孤独飞翔的旅雁对季节变化感到惊讶,我这个词人在思念中采摘兰花。 梦中回到朝廷,然而南飞的云彩隔断了归程,心中的忧愁伴着银台,感觉北斗星那般遥远。 多次观赏紫金山的秋色,还倾听着长江大潮的寒声。 文学上的六代风尚谁能主宰呢?像潘岳和陆机这样的文学大家已冥冥中难以召唤。

赏析

这首诗以孤飞的旅雁起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借助“梦回金马”“愁傍银台”等词句,表现出对朝廷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的秋色和江潮,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风骚六代谁为主,潘陆冥冥不可招”,流露出对文学传统的敬仰以及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