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乐志纪文文山集师南岭有乾坤一统寄苇航之句诗以唁之
崎岖忠孝路,荟蔚瘗秋草。
龙唐蒙不洁,千秋无人扫。
此亦布帛理,遂成五丁道。
不敢诤何童,不敢规黄媪。
帘紫一尺天,能补大小漏。
贤愚同一血,饱餍梗河肉。
指星木不韧,徒使咆鸣兽。
朱丝胁日食,敬以庶人走。
儿妻火灰耳,父母何可叛。
乱臣与贼子,白骨羌流汗。
人者阴阳秀,鸳雉化獾豻。
天曰吾为之,俾作圣贤碬。
余也失路悲,冷涩如寒蚖。
去公五百年,相望于在原。
仙字充饥肠,青灯泣夜猿。
扛鼎力不任,固宜禦魍魉。
牛蹠莫蔽鳞,谁云汉之广。
手扪日月罅,懔懔不可上。
后公陟兹山,公岱我则凫。
炎娃所誓水,古色照须眉。
酌之以玄酒,荐之以生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荟蔚(huì wèi):草木茂盛的样子。
- 瘗(yì):埋葬。
- 龙唐:这里的含义不太明确,可能是指某一事物或情境。
- 媪(ǎo):年老的妇女。
- 闸(zhá):用以控制水流的设施。
- 獾豻(huān àn):獾和豻,两种野生动物,这里比喻人的变化或堕落。
- 碬(xiá):磨玉的石头,这里可理解为磨练、砥砺。
- 蚖(yuán):蝾螈、蜥蜴等类动物。
- 蹠(zhí):脚掌。
- 魍魉(wǎng liǎng):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也指害人的鬼怪。
翻译
在艰难曲折的忠孝之路上,繁茂的秋草掩盖着忠骨。龙唐被蒙尘不洁,千年来无人清扫。这也是如同布帛般的常理,最终成就了艰难的道路。不敢直言劝谏何童,不敢规劝黄媪。帘外的天空狭小如尺,却能弥补大大小小的疏漏。贤能和愚笨的人都流着同样的血,都饱食着梗河的血肉。指着星辰的树木并不坚韧,只能使咆哮的野兽横行。红色的丝绳威胁着日食,恭敬地如同庶民奔走。儿子和妻子如同火灰一般微不足道,父母怎能被背叛。乱臣和贼子,白骨在羌地流淌汗水。人是阴阳的灵秀,却如鸳鸯和野鸡化作獾和豻般堕落。上天说这是我造成的,让他们成为圣贤的磨砺。我也因迷路而悲伤,像寒冷的蝾螈般冰冷苦涩。距离文公已经五百年,在这原野上相互遥望。仙人的文字慰藉着饥饿的肠胃,青灯旁夜猿哭泣。我的力量扛不起重担,固然应该抵御鬼怪。牛的脚掌难以遮住鳞片,谁说汉水宽广呢。手触摸着日月的缝隙,心中惶恐不敢向上。后来文公登上这座山,文公如泰山而我如野鸭。炎娃所发誓的水,古老的色彩映照在胡须和眉毛上。用黑色的酒斟满酒杯,用新鲜的草料献上祭品。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诗中通过描述忠孝之路的艰难、历史的沧桑以及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文天祥(文山)的敬仰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荟蔚的秋草、龙唐、帘紫一尺天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探讨了贤愚、善恶、忠奸等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关注。整首诗语言古朴,富有韵味,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然而,诗中部分词句的含义较为隐晦,给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