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石交十首

吾悲治世者,童角而虹虹。 士女为肉蓠,诗书为豸虫。 偕亡所不恤,不敢怨丰隆。 石衣无华色,石言无昌融。 生无百年寿,日日忧天终。 何言岑丘小,岑丘抗华嵩。 何言苍葭微,苍葭美桧桐。 以此酬石德,庶其昭子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治世者:治理天下的人。
  • 童角而虹虹:(“角”读音:jiǎo)指那些看似天真无邪的人却有着不正的行为。
  • 肉蓠:如栅栏般的存在,暗指人们被束缚。
  • 豸虫:此处指破坏诗书的人。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石衣:石头上的苔藓,这里借指石头。
  • 昌融:繁荣昌盛。
  • 岑丘:小土山。
  • 华嵩:华山与嵩山,这里指代高山。
  • 苍葭:芦苇。

翻译

我为这世间的治理者而悲哀,他们看似天真却行为不正。士人和女子如同被困的栅栏,诗书被破坏。人们一同面临灭亡也毫不顾惜,也不敢埋怨雷神。石头没有华丽的色彩,石头的语言也没有繁荣昌盛之景。人生没有百年的长寿,却每天忧愁到最终。不要说小土山小,小土山也可与高山相比。不要说芦苇微小,芦苇也有堪比桧树和桐树的美好之处。用这些来报答石头的品德,希望能昭示我的衷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诗中通过对治世者的批判,以及对人们被束缚、诗书被破坏的描述,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诗人又以石头的质朴无华和小土山、芦苇的独特价值,表达了一种不应该轻视平凡和微小的观点。整首诗寓意深刻,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对美好价值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真理的探索。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