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崱屶(zè hù):形容山高峻。
- 荛刍(ráo chú):割草打柴的人,这里指普通百姓。
- 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
- 艰虞(jiān yú):艰难忧患。
- 坂(bǎn):山坡,斜坡。
翻译
韩山高耸险峻,我如同割草打柴的人拿着破旧的斧头。这山是靠力士们的双手开凿出来的,经历了在艰险山坡上的艰难路途。您如同天上的锦缎,我就像做衣服的短衣。就好比花开花落,任凭它落在洁净的草地上还是污浊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韩山的高峻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和态度。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韩山的高大和自己的渺小,暗示了世事的艰难和个人的微不足道。中间两句提到山的开凿靠的是力士们,进一步强调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努力。后两句则用“君”和“我”的对比,以及花的开放与飘落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无常,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坦然和接受。整首诗意境深沉,富有哲理,语言简洁而有力。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
谢元汴的其他作品
-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 —— [ 明 ] 谢元汴
- 《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一 》 —— [ 明 ] 谢元汴
- 《 放言市声一东 》 —— [ 明 ] 谢元汴
- 《 后生德壬辰八月二十二事也 》 —— [ 明 ] 谢元汴
-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 —— [ 明 ] 谢元汴
- 《 岁暮山居杂感 》 —— [ 明 ] 谢元汴
- 《 赠吴长源孝廉 》 —— [ 明 ] 谢元汴
- 《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 —— [ 明 ] 谢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