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即事

· 谢榛
春草非吾土,春宵还自悲。 庭虚风稍静,帘捲月何迟。 久病儿知药,长吟妻解诗。 他年学耕稼,肯负鹿门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土:故乡。
  • 庭虚:庭院空寂。
  • 捲(juǎn):同“卷”,卷起。
  • 长吟:长久吟唱。
  • 耕稼:耕田种地。
  • 肯负:怎肯辜负。
  • 鹿门期:指隐居的愿望。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翻译

春天的芳草不是我故乡的草,春夜之中我仍然独自悲伤。庭院空寂,风声稍微安静了些,帘子卷起,月亮怎么出来得这么迟。长久患病,儿子知道药的用法,长久吟诗,妻子也能理解我的诗。将来我要学习耕田种地,怎能辜负了归隐的期望呢?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夜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诗的前两句通过“春草非吾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春宵还自悲”则直接点明了他内心的悲伤情绪。接下来的两句“庭虚风稍静,帘捲月何迟”,描绘了庭院的空寂和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久病儿知药,长吟妻解诗”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家庭的温暖和理解,这也是他在忧伤中的一丝慰藉。最后两句“他年学耕稼,肯负鹿门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希望能够过上隐居耕田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