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

· 谢榛
西眺王屋山,日夕青峨峨。 上有冲漠人,开关对松萝。 偶来广成子,所交不贵多。 晨兴掬流泉,举首餐明霞。 灵鸟从空来,阶前啄松花。 鸟性会吾意,逍遥共山阿。 寄言寻真者,何必穷天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眺:向西眺望。(眺:tiào,望,往远处看)
  • 王屋山:中国古代名山。
  • 日夕:傍晚。
  • 青峨峨:形容山峦青翠耸立的样子。
  • 冲漠人:指超脱尘世的人。
  • 开关:打开门。
  • 松萝:地衣门松萝科植物,常寄生于松树上,呈丝状悬垂。
  • 广成子:道教传说中的神仙。
  • 晨兴:早晨起来。
  • :两手捧(东西)。(掬:jū)
  • 流泉:流动的泉水。
  • 明霞:灿烂的云霞。
  • 灵鸟:神鸟,有灵性的鸟。
  • 山阿:山岳,山的曲折处。(阿:ē)

翻译

向西眺望王屋山,傍晚时分它青葱耸立。山上有超脱尘世的人,打开门对着松萝。偶然遇见广成子,他交友不追求数量多。早晨起来双手捧起流动的泉水,抬头享用灿烂的云霞。有灵性的鸟儿从空中飞来,在台阶前啄食松花。鸟儿的天性契合我的心意,我与它一起自在逍遥地共处这山岳之间。寄言那些寻求本真的人,何必非要走到天涯海角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通过对王屋山景色的描写,以及山上冲漠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借助掬流泉、餐明霞、灵鸟啄松花等场景,营造出一种空灵、优美的意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诗人点明主题,认为寻真不必去远方,身边亦有美好,蕴含着对人们追求内心本真的一种思考和启示。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超脱之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