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劖(chán)削:雕凿。
- 蛟水:洪水。
- 馀子:指其他人。
- 群婢:表示平凡、普通的人。
- 琭琭(lù lù):形容稀少珍贵。
- 才人:有才华的人。
- 岭薇:高山上的薇草,这里比喻高洁的品质。
- 吐绶(shòu)文禽:指火鸡,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但难以长久的事物。
- 妾:古代女子的自称。
- 峭寒:料峭的寒意,形容寒冷。
- 东野:孟郊,唐代诗人,诗风瘦硬,这里借指诗歌风格孤峭的人。
- 完山:山名。
翻译
鬼斧神工般的雕凿引发了危机,血痕与洪水展现出战斗的声威。 众多的其他人都如同平凡的婢女,稀有的有才之人可与高山上的薇草相比。 那吐绶的文禽好似变成了石头,吐丝的鱼妾还未能织成衣裳。 在料峭寒冷中,诗人如孟郊般孤高独特,对着完山哭泣,草木也显得稀疏。
赏析
这首诗以悲怆的笔调悼念先民部贞穆先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对比,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用“劖削鬼工发杀机,血痕蛟水战声威”描绘出一种充满危机和动荡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纷纷馀子皆群婢,琭琭才人匹岭薇”将其他人与有才之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才人品格的高洁和珍贵。“吐绶文禽疑化石,呕丝鱼妾未成衣”则用奇特的意象,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碎和未竟之事的遗憾。最后,“峭寒东野真孤特,哭对完山草树稀”表现出诗人在寒冷孤独的环境中,对着完山哭泣,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贞穆先生的深切哀思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富有表现力。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
谢元汴的其他作品
-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 —— [ 明 ] 谢元汴
- 《 放言市声一东 》 —— [ 明 ] 谢元汴
- 《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 —— [ 明 ] 谢元汴
- 《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 》 —— [ 明 ] 谢元汴
- 《 光孝寺登毗卢佛阁 》 —— [ 明 ] 谢元汴
- 《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 》 —— [ 明 ] 谢元汴
- 《 哭石交十首 》 —— [ 明 ] 谢元汴
- 《 寒食后微服止门人李瑞奇斋留数日未能归也勒于壁上以志所怀二首 》 —— [ 明 ] 谢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