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

孤不附山水,雯青秀一魂。 情田寄竹杖,义府濯秋根。 勿以苍麟意,而为白马论。 贞萋书带草,色授焘人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én):成花纹的云彩,在此处可能指代美好的景色或气质。
  • 情田:指播种爱情之田,在此处可理解为内心的情感世界。
  • 义府:道义之府库,可理解为充满正义和道德的地方。
  • 秋根:秋天的草木之根,可象征事物的基础或根源。
  • 苍麟:青色的麒麟,常被视为祥瑞之兆,此处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贞萋:美好而茂盛的样子。
  • 书带草:一种植物,叶长而柔韧,相传东汉郑玄门下曾用以束书,故名书带草,常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 色授:指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情感。
  • (dào):覆盖。

翻译

我不依赖于山水之景,这楼中蕴含着如彩云般清秀的灵魂。 在内心的情感世界里寄托着竹杖,在充满正义的地方涤荡秋天的根基。 不要用青色麒麟的意向,来进行白马的论述。 那美好茂盛的书带草,用神色传递情感,让人的存在具有覆盖一切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较为隐晦,意象丰富。诗人通过描绘楼的特质,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孤不附山水,雯青秀一魂”,强调了楼的独特灵魂,不依赖于外在的山水景致。“情田寄竹杖,义府濯秋根”则表达了在情感和道义方面的寄托与追求。“勿以苍麟意,而为白马论”这句颇具哲学意味,暗示不要混淆或误解不同的概念或事物。最后两句“贞萋书带草,色授焘人存”,以书带草为象征,强调了情感的传递和人的存在的意义。整首诗意境深邃,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